总第107期2004年8月2日
◆ 写在卷首
>>
事与势,利与道 文/李...
◆ 新闻视野
>>
新闻视野
◆ 管理视线
>>
登顶:把目标踩在脚下 ...
>>
办公室主任行为对办公室人...
>>
纵论网络布局 文/程军
◆ 行业纵览
>>
让财务更快乐 让经营者更...
>>
物流行业要发展,信息瓶颈...
>>
浅谈智能大厦的物业设施管...
>>
砖石建筑,咏叹[经典生活...
>>
“温馨家园,亲情无限” ...
◆ 学习沙龙
>>
先作部门 文/宋广奎
>>
远离“烂苹果”员工 文...
◆ 心灵看板
>>
人生 文/马佳慧
>>
感悟失去 文/田殿永
◆ 休闲驿站
>>
当爱已成往事 文/周传...
◆ 生日贺卡
>>
锦联集团员工8月份生日名...
◆ 锦联人录
>>
飞扬青春,成就梦想 文...
2019年第5期(总283期)
2019年第4期(总282期)
2019年第3期(总281期)
2019年第2期(总280期)
2019年第1期(总279期)
2018年第12期(总278期)
2018年第11期(总277期)
2018年第10期(总276期)
2018年第9期(总275期)
2018年第8期(总274期)
2018年第7期(总273期)
2018年第6期(总272期)
2018年第5期(总271期)
2018年第4期(总270期)
2018年第3期(总269期)
2018年第2期(总268期)
2018年第1期(总267期)
2017年第12期(总266期)
2017年第11期(总265期)
2017年第10期(总264期)
2017年第9期(总263期)
2017年第8期(总262期)
2017年第7期(总261期)
2017年第6期(总260期)
2017年第5期(总259期)
2017年第4期(总258期)
2017年第3期(总257期)
2017年第2期(总256期)
2017年第1期(总255期)
2016年第12期(总254期)
2016年第11期(总253期)
2016年第10期(总252期)
2016年第9期(总251期)
2016年第8期(总250期)
2016年第7期(总249期)
2016年第6期(总248期)
2016年第5期(总247期)
2016年第4期(总246期)
2016年第3期(总245期)
2016年第2期(总244期)
2016年第1期(总243期)
2015年第12期(总242期)
2015年第11期(总241期)
2015年第10期(总240期)
2015年第9期(总239期)
2015年第8期(总238期)
2015年第7期(总237期)
2015年第6期(总236期)
2015年第4-5期(总235期)
2015年第3期(总234期)
2015年第1-2期(总233期)
2014年第12期(总232期)
2014年第11期(总231期)
2014年第10期(总230期)
2014年第09期(总229期)
2014年第08期(总228期)
2014年第07期(总227期)
2014年第06期(总226期)
2014年第05期(总225期)
2014年第04期(总224期)
2014年第03期(总223期)
2014年第02期(总222期)
2014年第01期(总221期)
2013年第12期(总220期)
2013年第11期(总219期)
2013年第10期(总218期)
2013年第09期(总217期)
2013年第08期(总216期)
2013年第07期(总215期)
2013年第06期(总214期)
2013年第05期(总213期)
2013年第04期(总212期)
2013年第03期(总211期)
2013年第02期(总210期)
2013年第01期(总209期)
2012年第12期(总208期)
2012年第11期(总207期)
2012年第10期(总206期)
2012年第09期(总205期)
2012年第08期(总204期)
2012年第07期(总203期)
2012年第06期(总202期)
2012年第05期(总201期)
2012年第04期(总200期)
2012年第03期(总199期)
2012年第02期(总198期)
2012年第01期(总197期)
2011年第12期(总196期)
2011年第11期(总195期)
2011年第10期(总194期)
2011年第09期(总193期)
2011年第08期(总192期)
2011年第07期(总191期)
2011年第06期(总190期)
2011年第05期(总189期)
2011年第04期(总188期)
2011年第03期(总187期)
2011年第02期(总186期)
2011年第01期(总185期)
2010年第12期(总184期)
2010年第11期(总183期)
2010年第10期(总182期)
2010年第09期(总181期)
2010年第08期(总180期)
2010年第07期(总179期)
2010年第06期(总178期)
2010年第05期(总177期)
2010年第04期(总176期)
2010年第03期(总175期)
2010年第02期(总174期)
2010年第01期(总173期)
2009年第12期(总172期)
2009年第11期(总171期)
2009年第10期(总170期)
2009年第09期(总169期)
2009年第08期(总168期)
2009年第07期(总167期)
2009年第06期(总166期)
2009年第05期(总165期)
2009年第04期(总164期)
2009年第03期(总163期)
2009年第02期(总162期)
2009年第01期(总161期)
2008年第12期(总160期)
2008年第11期(总159期)
2008年第10期(总158期)
2008年第09期(总157期)
2008年第08期(总156期)
2008年第07期(总155期)
2008年第06期(总154期)
2008年第05期(总153期)
2006年第08期(总132期)
2008年第04期(总152期)
2008年第03期(总151期)
2008年第02期(总150期)
2008年第01期(总149期)
2007年第12期(总148期)
2007年第11期(总147期)
2007年第10期(总146期)
2007年第09期(总145期)
2007年第08期(总144期)
2007年第07期(总143期)
2007年第06期(总142期)
2007年第05期(总141期)
2007年第04期(总140期)
2007年第03期(总139期)
2007年第02期(总138期)
2007年第01期(总137期)
2006年第12期(总136期)
2006年第11期(总135期)
2006年第10期(总134期)
2006年第09期(总133期)
2006年第07期(总131期)
2006年第06期(总130期)
2006年第05期(总129期)
2006年第04期(总128期)
2006年第03期(总127期)
2006年第02期(总126期)
2006年第01期(总125期)
2005年第12期(总124期)
2005年第11期(总123期)
2005年第10期(总122期)
2005年第09期(总121期)
2005年第08期(总120期)
2005年第07期(总119期)
2005年第06期(总118期)
2005年第05期(总117期)
2005年第04期(总116期)
2005年第03期(总115期)
2005年第02期(总114期)
2005年第01期(总113期)
2004年第12期(总112期)
2004年第11期(总111期)
2004年第10期(总110期)
2004年第09期(总109期)
2004年第08期(总108期)
2004年第07期(总107期)
2004年第06期(总106期)
2004年第05期(总105期)
2004年第04期(总104期)
2004年第03期(总103期)
2004年第02期(总102期)
2004年第01期(总101期)
2003年第12期(总99、100期)
2003年第10期(总98期)
2003年第09期(总97期)
2003年第08期(总96期)
2003年第07期(总95期)
2003年第06期(总94期)
2003年第05期(总93期)
2003年第04期(总92期)
2003年第03期(总91期)
2003年第02期(总90期)
2003年第01期(总89期)
2002年第12期(总88期)
2002年第11期(总87期)
2002年第10期(总86期)
2002年第09期(总85期)
2002年第08期(总84期)
2002年第07期(总83期)
2002年第06期(总82期)
2002年第05期(总81期)
2002年第04期(总80期)
2002年第02,03期(总78,79期)
2002年第01期(总77期)
远离“烂苹果”员工 文/王振东
——读《尽职尽责》有感
读了《尽职尽责》这本书,我深有感悟,书中以发人深省的实例讲述了工作的真正内涵,为我们敲响了要远离“烂苹果”员工的警钟,书中所阐述的道理,有我们在日常工作一直遵循却未曾悟出的,有以前认识模糊的,经过书中深刻的剖析,我受到很大启发,在此谈几点感想:
一、对工作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书中用富有哲理的案例对“打工者”进行了大胆的剖析,让我深受启发,的确,工作并不仅仅是在为老板打工,赚取一份薪水那么简单,而是在与老板和同事一起共同完成一项事业,而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老板,更是我们每个人锤炼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一个过程,是组成我们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必须排除“打工者”这种局外人的心理,以主人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去完成我们共同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肩负的责任和工作的快乐。以前,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因种种原因办理手续遇到障碍时,我真是非常上火,绞尽脑汁去想办法,一时想不出好办法,更是非常苦恼。但我这个人不善言辞,不会发牢骚,好些事都憋在心里。我一直觉得,想办法解决问题,把事情办好就是我的职责,即使向领导汇报,也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否则,谈一大堆困难和理由又有什么用呢!当排除种种障碍把事情解决时,成功的快乐早已淹没了过程的艰辛,更觉得没有必要讲太多了。现在想来,自己多年的经历,正是或多或少地遵循着书中的道理,而这些道理是让自己模糊地感受到却又一直总结不出来的,经过书中的点拨,我的思路更加清晰,对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心境也更加明朗了。
二、对责任心的深层次认识
要把工作做好,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态,这是前提,但只有心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落实在行动上。我觉得书中的小故事特别发人深省,要建立责任心,首先要克服“交差”心理。因为“交差”心理本身就是把自己孤立于企业之外,孤立于事业之外。凡是有“交差”心理的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任务,能完成的,拿着可能做得并不完美的业绩去交差;不能完成的,找出一大堆籍口和理由去交差。这种心理、这种行为对自己、对企业都是致命的。而拥有责任心的人,是不需要别人提醒,时刻都会考虑怎样把现有的工作尽最大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下一步的工作该如何开展,按照企业的远期规划,自己现在还应该着手做哪些方面的准备等等。对于地产开发企业来讲,很多事情的运作都容不得半点偏差,否则会产生“失之千里”的后果。特别是前期开发,既要考虑到开工的紧迫需求,又必须为后期报竣考虑,同时,资金的合理运用更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有句话说得好: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我深深体会到:把眼光放远,主动为企业分忧,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去工作是责任心的最好体现。
三、充分认识团队的力量,协作的快乐。
要成就事业,个人的力量如果孤立于团队之外,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团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强大力量。而团队的组成,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融合,这就需要协作,协作得好,会产生1+1=3甚至更多的效果;而协作不好,可能1+1<2甚至无数个1加起来可能都会因互抵而等于0。这本书让我对团队协作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则寓言:有个人到了弥留之际,上帝带他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摆着一张硕大无比的桌子,桌子周围站了一圈人,每个人手里握着一双硕长无比的筷子,在桌子中间放了一大碗足够这些人吃饱的香喷喷的肉,而这些人个个瘦骨嶙峋,面目狰狞,因为他们的筷子太长,无法把夹到的肉放进自己嘴里。因饥饿而彼此怒目仇视。这种景象十分可怕。上帝说:这是地狱。紧接着,上帝又带这个人到了另一个地方,这里的一切摆设均与前一个地方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站在桌子周围的一群人个个身材魁梧,面色红润,其乐融融。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用筷子夹着肉送到对面人的嘴里。上帝说:这是天堂。而天堂与地狱之间所不同的是“心”,协作就是天堂,内耗则是地狱。
四、远离“烂苹果员工”,时刻为自己敲警钟。
书中对“烂苹果员工”的恶习阐述得淋漓尽致,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防微杜渐,任何恶习的形成都是一个由小至大渐变的过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从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开始,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与同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企业优秀的人文环境。
五、领悟从优秀到卓越的真谛。
从我刚步入锦联集团的那天起,锦联的企业文化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加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一个人的发展不能孤立于社会环境之外,而离自己最近、与自己最为休戚相关的环境就是自己身在的企业,来到锦联所参加的每一次培训,都让我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更深地认识我们的企业,越来越深地感受着我们的企业文化,我们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感情和热爱也与日俱增。随着企业的发展,自己也从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不同的价值层面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得以充实和提高,我非常感谢企业对我的培养,虽然前行的路上可能还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坚信,我会与企业同成长,共命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不断提升的自我价值去迎接企业未来发展的挑战。
(王振东:地产公司总经理助理。)
加入时间:2004/8/2 12:27:00
阅读次数: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