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07期2004年8月2日
◆ 写在卷首
>>
事与势,利与道 文/李...
◆ 新闻视野
>>
新闻视野
◆ 管理视线
>>
登顶:把目标踩在脚下 ...
>>
办公室主任行为对办公室人...
>>
纵论网络布局 文/程军
◆ 行业纵览
>>
让财务更快乐 让经营者更...
>>
物流行业要发展,信息瓶颈...
>>
浅谈智能大厦的物业设施管...
>>
砖石建筑,咏叹[经典生活...
>>
“温馨家园,亲情无限” ...
◆ 学习沙龙
>>
先作部门 文/宋广奎
>>
远离“烂苹果”员工 文...
◆ 心灵看板
>>
人生 文/马佳慧
>>
感悟失去 文/田殿永
◆ 休闲驿站
>>
当爱已成往事 文/周传...
◆ 生日贺卡
>>
锦联集团员工8月份生日名...
◆ 锦联人录
>>
飞扬青春,成就梦想 文...
2019年第5期(总283期)
2019年第4期(总282期)
2019年第3期(总281期)
2019年第2期(总280期)
2019年第1期(总279期)
2018年第12期(总278期)
2018年第11期(总277期)
2018年第10期(总276期)
2018年第9期(总275期)
2018年第8期(总274期)
2018年第7期(总273期)
2018年第6期(总272期)
2018年第5期(总271期)
2018年第4期(总270期)
2018年第3期(总269期)
2018年第2期(总268期)
2018年第1期(总267期)
2017年第12期(总266期)
2017年第11期(总265期)
2017年第10期(总264期)
2017年第9期(总263期)
2017年第8期(总262期)
2017年第7期(总261期)
2017年第6期(总260期)
2017年第5期(总259期)
2017年第4期(总258期)
2017年第3期(总257期)
2017年第2期(总256期)
2017年第1期(总255期)
2016年第12期(总254期)
2016年第11期(总253期)
2016年第10期(总252期)
2016年第9期(总251期)
2016年第8期(总250期)
2016年第7期(总249期)
2016年第6期(总248期)
2016年第5期(总247期)
2016年第4期(总246期)
2016年第3期(总245期)
2016年第2期(总244期)
2016年第1期(总243期)
2015年第12期(总242期)
2015年第11期(总241期)
2015年第10期(总240期)
2015年第9期(总239期)
2015年第8期(总238期)
2015年第7期(总237期)
2015年第6期(总236期)
2015年第4-5期(总235期)
2015年第3期(总234期)
2015年第1-2期(总233期)
2014年第12期(总232期)
2014年第11期(总231期)
2014年第10期(总230期)
2014年第09期(总229期)
2014年第08期(总228期)
2014年第07期(总227期)
2014年第06期(总226期)
2014年第05期(总225期)
2014年第04期(总224期)
2014年第03期(总223期)
2014年第02期(总222期)
2014年第01期(总221期)
2013年第12期(总220期)
2013年第11期(总219期)
2013年第10期(总218期)
2013年第09期(总217期)
2013年第08期(总216期)
2013年第07期(总215期)
2013年第06期(总214期)
2013年第05期(总213期)
2013年第04期(总212期)
2013年第03期(总211期)
2013年第02期(总210期)
2013年第01期(总209期)
2012年第12期(总208期)
2012年第11期(总207期)
2012年第10期(总206期)
2012年第09期(总205期)
2012年第08期(总204期)
2012年第07期(总203期)
2012年第06期(总202期)
2012年第05期(总201期)
2012年第04期(总200期)
2012年第03期(总199期)
2012年第02期(总198期)
2012年第01期(总197期)
2011年第12期(总196期)
2011年第11期(总195期)
2011年第10期(总194期)
2011年第09期(总193期)
2011年第08期(总192期)
2011年第07期(总191期)
2011年第06期(总190期)
2011年第05期(总189期)
2011年第04期(总188期)
2011年第03期(总187期)
2011年第02期(总186期)
2011年第01期(总185期)
2010年第12期(总184期)
2010年第11期(总183期)
2010年第10期(总182期)
2010年第09期(总181期)
2010年第08期(总180期)
2010年第07期(总179期)
2010年第06期(总178期)
2010年第05期(总177期)
2010年第04期(总176期)
2010年第03期(总175期)
2010年第02期(总174期)
2010年第01期(总173期)
2009年第12期(总172期)
2009年第11期(总171期)
2009年第10期(总170期)
2009年第09期(总169期)
2009年第08期(总168期)
2009年第07期(总167期)
2009年第06期(总166期)
2009年第05期(总165期)
2009年第04期(总164期)
2009年第03期(总163期)
2009年第02期(总162期)
2009年第01期(总161期)
2008年第12期(总160期)
2008年第11期(总159期)
2008年第10期(总158期)
2008年第09期(总157期)
2008年第08期(总156期)
2008年第07期(总155期)
2008年第06期(总154期)
2008年第05期(总153期)
2006年第08期(总132期)
2008年第04期(总152期)
2008年第03期(总151期)
2008年第02期(总150期)
2008年第01期(总149期)
2007年第12期(总148期)
2007年第11期(总147期)
2007年第10期(总146期)
2007年第09期(总145期)
2007年第08期(总144期)
2007年第07期(总143期)
2007年第06期(总142期)
2007年第05期(总141期)
2007年第04期(总140期)
2007年第03期(总139期)
2007年第02期(总138期)
2007年第01期(总137期)
2006年第12期(总136期)
2006年第11期(总135期)
2006年第10期(总134期)
2006年第09期(总133期)
2006年第07期(总131期)
2006年第06期(总130期)
2006年第05期(总129期)
2006年第04期(总128期)
2006年第03期(总127期)
2006年第02期(总126期)
2006年第01期(总125期)
2005年第12期(总124期)
2005年第11期(总123期)
2005年第10期(总122期)
2005年第09期(总121期)
2005年第08期(总120期)
2005年第07期(总119期)
2005年第06期(总118期)
2005年第05期(总117期)
2005年第04期(总116期)
2005年第03期(总115期)
2005年第02期(总114期)
2005年第01期(总113期)
2004年第12期(总112期)
2004年第11期(总111期)
2004年第10期(总110期)
2004年第09期(总109期)
2004年第08期(总108期)
2004年第07期(总107期)
2004年第06期(总106期)
2004年第05期(总105期)
2004年第04期(总104期)
2004年第03期(总103期)
2004年第02期(总102期)
2004年第01期(总101期)
2003年第12期(总99、100期)
2003年第10期(总98期)
2003年第09期(总97期)
2003年第08期(总96期)
2003年第07期(总95期)
2003年第06期(总94期)
2003年第05期(总93期)
2003年第04期(总92期)
2003年第03期(总91期)
2003年第02期(总90期)
2003年第01期(总89期)
2002年第12期(总88期)
2002年第11期(总87期)
2002年第10期(总86期)
2002年第09期(总85期)
2002年第08期(总84期)
2002年第07期(总83期)
2002年第06期(总82期)
2002年第05期(总81期)
2002年第04期(总80期)
2002年第02,03期(总78,79期)
2002年第01期(总77期)
浅谈智能大厦的物业设施管理 文/孙祥臣
全国各地已矗立起了不计其数的智能建筑,从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定位、设计规划、招投标管理,到施工质量控制与竣工验收,政府、业内专家、业主、设计与施工的行为日趋规范。对这些智能建筑设施管理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而本人认为:对智能建筑的设施管理是比建设智能建筑更重要的问题,应加以足够的重视。
建筑物本体及其中的设施设备都是有寿命的,通常建筑物的寿命在60-70年左右,而设施设备的寿命在6-25年不等。建筑物一经投入使用,就需要良好的经营和维护管理。对建筑本体和其中的设施设备,要定期进行测试和诊断,及时地进行维护管理以保证建筑物及设施的完好,这不仅可以降低其寿命周期成本,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使物业增值。同时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建筑布局,改善室内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增设通信及自动化设备及对原有设施设备的改善等也都是物业管理人员的职责。物业管理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它包括对不动产、土地、建筑物、设备、房间、家具、备品、环境系统、服务、信息物品、预算和能源等设施的管理。物业管理是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又是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延长物业使用年限,确保其功能正常发挥,扩大收益,降低运营费用,也是为了提高企业形象、提供适合于用户的各种高效率低收费的服务,促进业务体制的完善,使工作流程合理化和简洁化。
智能建筑的设施设备日趋高性能、大型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因此,维持设备的功能,确保设备的高效率,尽量减少设备的故障,是发挥设备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设施管理的基本工作:
一、设备的故障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在初期故障期,为了减少设备故障时间,物业设施管理人员要了解装置中寿命最短的部件或组件,并加以特别注意。还要找出设计、施工和材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尽快使设备故障下降并进入稳定运行状态。为此,物业管理人员在建设物的安装调试阶段就应该到位,对工程实施进行监理并熟悉整个系统,学习操作和设备保养的方法和程序。
2、在偶发故障期,设备的故障率下降到准许故障率以下,此时应着重提高物业设施管理人员对故障的检测能力和修理能力,加强物业设施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备品的管理,为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耐用寿命,应进行必要的设计改善。
3、在磨耗故障期,设备和系统构成接近或达到各自的寿命期,由于零部件的磨损和材质的劣化使故障率上升。但如果在磨耗期之前将部分零碎部件更新可以降低此期间的故障率。在磨耗故障期还应精心进行预防保养,定期对零部件进行检测,掌握其劣化程度。同时坚持日常的清扫、加油、调整、减缓零部件的磨损和劣化速度,延长其寿命。
二、设备状况的诊断。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所管理对象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及时对设备的故障做出可靠的诊断。诊断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设备的以下几种情况:
1、设备的劣化情况。对部件主要是掌握其磨耗度、腐蚀度和绝缘性能,对机器主要是掌握其效率、噪声和振动,对系统则主要掌握其热平衡、风量平衡、水量平衡。
2、节能情况。调查分析能耗量的构成,判断是否能引入建筑、设备、运行管理和室内环境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
3、省力化。提起建筑业,人们就会联想起设计和施工,而建筑的维护管理却不为重视,设计和施工时为维护管理考虑得很少,因此建筑的维护管理往往依靠手工和经验,在运行管理积累起来的大量数据必须去认真地分析整理。
4、提高功能,适应信息化。当设备系统提出变更和提高要求时,应对现存系统的功能程度进行调查诊断,以机器、系统的性能测定为中心,掌握附加新功能的可能性和制约因素。
5、环境。测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噪声和照度,以舒适性和节能性为目标进行诊断。这些环境因素都可以进行定量诊断,对建筑物内用户反映不满较多的部位进行重点调查。
6、安全性。对建筑物的防突能力与防范能力根据现行法规调查其设置状况和动作情况。
三、系统的运行管理。智能大厦只有在日常运行中,才能体现出较传统型建筑无法比拟的使用和管理效率。但如何科学地对系统进行运行管理,现成的可利用、借鉴的经验和管理资料很少。物业设施管理通常为二种模式,一是筹建工程部人员延续物业管理工作;二是由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承接。无论哪一种模式,以下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物业设施管理专业工程师参与智能化系统施工、调试和验收,是接受智能化系统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
2、智能化系统施工、调试时,物业管理工程师及时消化系统技术资料,参与施工图的翻样设计,注重系统各类测试数据、原始施工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故初步了解掌握了各系统工作原理、使用功能和运行规律。
3、完善的原始施工资料。系统技术资料和系统竣工资料,是系统运行管理的必要技术条件。
4、由于系统供应商提供的系统技术资料内容繁杂,均侧重其系统的技术介绍,专业性强。这类非针对具体项目而编制的系统技术资料,对大厦的日常系统运行管理可操作性作用不大。物业管理工程师在消化系统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大厦智能化系统实际配置,根据操作人员的实际技术水平,重新修订编辑以图解方式为主的《大厦各智能化系统操作手册》。
5、为规范系统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落实系统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成立专门班子认真研读设备和系统资料,逐步积累经验,编制大厦《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计划及材料人工消耗一览表》及《单项设备维护台账》,且不断修订完善。
6、为实现对大厦日常运行的科学管理,针对智能化大厦系统设备的特点,编制较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设备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系统维护制度》、《主要机房出入制度》、《事故紧急处理程序》、《日常维护、运行记录规程》等。
7、落实员工的岗位技术培训。特别是对智能化系统新的管理、操作人员实行实习培训,不间断地进行技术培训及考核,使员工胜任其相应的技术岗位要求。
我们还应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物业设施的管理,让已投入了大量资金的设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孙祥臣:锦联大厦工程部经理。)
加入时间:2004/8/2 12:23:00
阅读次数: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