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07期2004年8月2日
◆ 写在卷首
>>
事与势,利与道 文/李...
◆ 新闻视野
>>
新闻视野
◆ 管理视线
>>
登顶:把目标踩在脚下 ...
>>
办公室主任行为对办公室人...
>>
纵论网络布局 文/程军
◆ 行业纵览
>>
让财务更快乐 让经营者更...
>>
物流行业要发展,信息瓶颈...
>>
浅谈智能大厦的物业设施管...
>>
砖石建筑,咏叹[经典生活...
>>
“温馨家园,亲情无限” ...
◆ 学习沙龙
>>
先作部门 文/宋广奎
>>
远离“烂苹果”员工 文...
◆ 心灵看板
>>
人生 文/马佳慧
>>
感悟失去 文/田殿永
◆ 休闲驿站
>>
当爱已成往事 文/周传...
◆ 生日贺卡
>>
锦联集团员工8月份生日名...
◆ 锦联人录
>>
飞扬青春,成就梦想 文...
2019年第5期(总283期)
2019年第4期(总282期)
2019年第3期(总281期)
2019年第2期(总280期)
2019年第1期(总279期)
2018年第12期(总278期)
2018年第11期(总277期)
2018年第10期(总276期)
2018年第9期(总275期)
2018年第8期(总274期)
2018年第7期(总273期)
2018年第6期(总272期)
2018年第5期(总271期)
2018年第4期(总270期)
2018年第3期(总269期)
2018年第2期(总268期)
2018年第1期(总267期)
2017年第12期(总266期)
2017年第11期(总265期)
2017年第10期(总264期)
2017年第9期(总263期)
2017年第8期(总262期)
2017年第7期(总261期)
2017年第6期(总260期)
2017年第5期(总259期)
2017年第4期(总258期)
2017年第3期(总257期)
2017年第2期(总256期)
2017年第1期(总255期)
2016年第12期(总254期)
2016年第11期(总253期)
2016年第10期(总252期)
2016年第9期(总251期)
2016年第8期(总250期)
2016年第7期(总249期)
2016年第6期(总248期)
2016年第5期(总247期)
2016年第4期(总246期)
2016年第3期(总245期)
2016年第2期(总244期)
2016年第1期(总243期)
2015年第12期(总242期)
2015年第11期(总241期)
2015年第10期(总240期)
2015年第9期(总239期)
2015年第8期(总238期)
2015年第7期(总237期)
2015年第6期(总236期)
2015年第4-5期(总235期)
2015年第3期(总234期)
2015年第1-2期(总233期)
2014年第12期(总232期)
2014年第11期(总231期)
2014年第10期(总230期)
2014年第09期(总229期)
2014年第08期(总228期)
2014年第07期(总227期)
2014年第06期(总226期)
2014年第05期(总225期)
2014年第04期(总224期)
2014年第03期(总223期)
2014年第02期(总222期)
2014年第01期(总221期)
2013年第12期(总220期)
2013年第11期(总219期)
2013年第10期(总218期)
2013年第09期(总217期)
2013年第08期(总216期)
2013年第07期(总215期)
2013年第06期(总214期)
2013年第05期(总213期)
2013年第04期(总212期)
2013年第03期(总211期)
2013年第02期(总210期)
2013年第01期(总209期)
2012年第12期(总208期)
2012年第11期(总207期)
2012年第10期(总206期)
2012年第09期(总205期)
2012年第08期(总204期)
2012年第07期(总203期)
2012年第06期(总202期)
2012年第05期(总201期)
2012年第04期(总200期)
2012年第03期(总199期)
2012年第02期(总198期)
2012年第01期(总197期)
2011年第12期(总196期)
2011年第11期(总195期)
2011年第10期(总194期)
2011年第09期(总193期)
2011年第08期(总192期)
2011年第07期(总191期)
2011年第06期(总190期)
2011年第05期(总189期)
2011年第04期(总188期)
2011年第03期(总187期)
2011年第02期(总186期)
2011年第01期(总185期)
2010年第12期(总184期)
2010年第11期(总183期)
2010年第10期(总182期)
2010年第09期(总181期)
2010年第08期(总180期)
2010年第07期(总179期)
2010年第06期(总178期)
2010年第05期(总177期)
2010年第04期(总176期)
2010年第03期(总175期)
2010年第02期(总174期)
2010年第01期(总173期)
2009年第12期(总172期)
2009年第11期(总171期)
2009年第10期(总170期)
2009年第09期(总169期)
2009年第08期(总168期)
2009年第07期(总167期)
2009年第06期(总166期)
2009年第05期(总165期)
2009年第04期(总164期)
2009年第03期(总163期)
2009年第02期(总162期)
2009年第01期(总161期)
2008年第12期(总160期)
2008年第11期(总159期)
2008年第10期(总158期)
2008年第09期(总157期)
2008年第08期(总156期)
2008年第07期(总155期)
2008年第06期(总154期)
2008年第05期(总153期)
2006年第08期(总132期)
2008年第04期(总152期)
2008年第03期(总151期)
2008年第02期(总150期)
2008年第01期(总149期)
2007年第12期(总148期)
2007年第11期(总147期)
2007年第10期(总146期)
2007年第09期(总145期)
2007年第08期(总144期)
2007年第07期(总143期)
2007年第06期(总142期)
2007年第05期(总141期)
2007年第04期(总140期)
2007年第03期(总139期)
2007年第02期(总138期)
2007年第01期(总137期)
2006年第12期(总136期)
2006年第11期(总135期)
2006年第10期(总134期)
2006年第09期(总133期)
2006年第07期(总131期)
2006年第06期(总130期)
2006年第05期(总129期)
2006年第04期(总128期)
2006年第03期(总127期)
2006年第02期(总126期)
2006年第01期(总125期)
2005年第12期(总124期)
2005年第11期(总123期)
2005年第10期(总122期)
2005年第09期(总121期)
2005年第08期(总120期)
2005年第07期(总119期)
2005年第06期(总118期)
2005年第05期(总117期)
2005年第04期(总116期)
2005年第03期(总115期)
2005年第02期(总114期)
2005年第01期(总113期)
2004年第12期(总112期)
2004年第11期(总111期)
2004年第10期(总110期)
2004年第09期(总109期)
2004年第08期(总108期)
2004年第07期(总107期)
2004年第06期(总106期)
2004年第05期(总105期)
2004年第04期(总104期)
2004年第03期(总103期)
2004年第02期(总102期)
2004年第01期(总101期)
2003年第12期(总99、100期)
2003年第10期(总98期)
2003年第09期(总97期)
2003年第08期(总96期)
2003年第07期(总95期)
2003年第06期(总94期)
2003年第05期(总93期)
2003年第04期(总92期)
2003年第03期(总91期)
2003年第02期(总90期)
2003年第01期(总89期)
2002年第12期(总88期)
2002年第11期(总87期)
2002年第10期(总86期)
2002年第09期(总85期)
2002年第08期(总84期)
2002年第07期(总83期)
2002年第06期(总82期)
2002年第05期(总81期)
2002年第04期(总80期)
2002年第02,03期(总78,79期)
2002年第01期(总77期)
先作部门 文/宋广奎
——读《首先,打破一切常规》有感
通读《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这本书,我对一句话始终印象很深,那就是:经理胜过公司。无需断章取义,单就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意义所在,就是“要作企业,先作部门”。
正是从部门经理的重要性着手,书中才提出所谓的“Q12”。而所有的“问题”都是考核部门经理的标准,同时,也是优秀经理必须注意的12个问题,这也正是此书意义之所在。
我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所有制,何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只要是一个企业,就要有不同的部门,至少要有负责不同职能的人,可以说,部门是一个企业的基本单位。外部了解一个企业的管理运营情况,往往从接触某个部门甚至某个员工开始——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简单问题——但是,问题往往出现在那些看似简单的环节上。
正像书中所说的,在员工心里,或者在员工的潜意识中,公司的形象主要来自员工对部门的印象。当部门与公司的一致性强时,部门员工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向心力;当部门与公司的一致性弱时,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相差深远。甚至会出现工作越努力,与公司发展方向背离越远的情况。所以,部门对公司的一致性,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对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部门怎样对公司保持坚强的一致性呢?我认为主要取决于部门经理。有一种现象似乎是司空见惯的,就是部门经理带头反对公司的决定——当然,公司的决定不是永远正确的——造成执行困难现象,甚至于出现“儿大不由娘”的可悲局面,这种经理显然不可取。众所周知,真正合格的经理不但不能这样,而且应该身先士卒,带头执行,必要时甚至要想方设法去执行。
个别经理为什么会这样呢?
注意观察的话,您会发现,在现实当中,企业管理者考虑的往往是战略方向问题,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不作深入关注,当然他会派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或者负责部门协调。然而,这种做法对于员工心里的冲击是应该引起管理者关注的。换句话说,老板如果把赌注押在别人身上,后果是危险的。
我非常赞同老板直接面对部门经理的做法——无论是何种方式——或者,老板应该经常性地关注部门管理状态。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加强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向部门经理传达要求,或者在与他们沟通过程中,增进认知,提高信任度。使经理能够充分理解老板的意图,了解老板的管理思路,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老板也可以借此了解部门经理的管理能力,管理思路等等。总之,有诸多好处。我想,那些带头反对的经理们,很可能是因为与老板相隔深远,时间甚长,心里没底而为之吧。
所以,部门管理不佳,外不能得人心,内不能安民意。对企业本身是致命毒瘤。即使每个部门都能够与公司保持强烈的一致性,还涉及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中间产生的摩擦所造成的内耗等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公司整体效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故部门作为公司的基本单位,其本身质量,其与公司的一致性以及相关部门之间配合等等环节对于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一个部门的好与坏,取决于部门经理。
据此,我建议,要想作强企业,先从作强部门开始,先从培养优秀的部门经理开始。
(宋广奎:集团公司总裁办。)
加入时间:2004/8/2 12:25:00
阅读次数: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