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13期2005年3月9日
◆ 写在卷首
>>
为未来学会放弃
◆ 新闻视野
>>
“JC TRANS”获评...
>>
锦程物流网收获2004,...
>>
地产集团积极推进2005...
>>
锦程全球订舱项目正常运作
>>
集团党支部召开支部会议吸...
>>
锦联集团2005年年会暨...
◆ 锦联时空
>>
新年致辞 文/李东军
>>
快速发展 共赢未来 ...
>>
一次年会,多般享受 宋...
>>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文/...
>>
钗头凤 刘汉礼
◆ 编读互动
>>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广大...
◆ 行业纵览
>>
策划——创造性的整合资源...
>>
锦程物流网BtoB畅想曲...
>>
但愿,我使春风笑 文/...
>>
太阳最红,顾客最亲 文...
◆ 心灵看板
>>
感悟在潍坊封闭开发的日子...
>>
细碎·成熟 文/李建平
>>
感慨2004年 邱少春
◆ 休闲驿站
>>
飞鸟 邓艳萍
◆ 生日贺卡
>>
生日快乐
2019年第5期(总283期)
2019年第4期(总282期)
2019年第3期(总281期)
2019年第2期(总280期)
2019年第1期(总279期)
2018年第12期(总278期)
2018年第11期(总277期)
2018年第10期(总276期)
2018年第9期(总275期)
2018年第8期(总274期)
2018年第7期(总273期)
2018年第6期(总272期)
2018年第5期(总271期)
2018年第4期(总270期)
2018年第3期(总269期)
2018年第2期(总268期)
2018年第1期(总267期)
2017年第12期(总266期)
2017年第11期(总265期)
2017年第10期(总264期)
2017年第9期(总263期)
2017年第8期(总262期)
2017年第7期(总261期)
2017年第6期(总260期)
2017年第5期(总259期)
2017年第4期(总258期)
2017年第3期(总257期)
2017年第2期(总256期)
2017年第1期(总255期)
2016年第12期(总254期)
2016年第11期(总253期)
2016年第10期(总252期)
2016年第9期(总251期)
2016年第8期(总250期)
2016年第7期(总249期)
2016年第6期(总248期)
2016年第5期(总247期)
2016年第4期(总246期)
2016年第3期(总245期)
2016年第2期(总244期)
2016年第1期(总243期)
2015年第12期(总242期)
2015年第11期(总241期)
2015年第10期(总240期)
2015年第9期(总239期)
2015年第8期(总238期)
2015年第7期(总237期)
2015年第6期(总236期)
2015年第4-5期(总235期)
2015年第3期(总234期)
2015年第1-2期(总233期)
2014年第12期(总232期)
2014年第11期(总231期)
2014年第10期(总230期)
2014年第09期(总229期)
2014年第08期(总228期)
2014年第07期(总227期)
2014年第06期(总226期)
2014年第05期(总225期)
2014年第04期(总224期)
2014年第03期(总223期)
2014年第02期(总222期)
2014年第01期(总221期)
2013年第12期(总220期)
2013年第11期(总219期)
2013年第10期(总218期)
2013年第09期(总217期)
2013年第08期(总216期)
2013年第07期(总215期)
2013年第06期(总214期)
2013年第05期(总213期)
2013年第04期(总212期)
2013年第03期(总211期)
2013年第02期(总210期)
2013年第01期(总209期)
2012年第12期(总208期)
2012年第11期(总207期)
2012年第10期(总206期)
2012年第09期(总205期)
2012年第08期(总204期)
2012年第07期(总203期)
2012年第06期(总202期)
2012年第05期(总201期)
2012年第04期(总200期)
2012年第03期(总199期)
2012年第02期(总198期)
2012年第01期(总197期)
2011年第12期(总196期)
2011年第11期(总195期)
2011年第10期(总194期)
2011年第09期(总193期)
2011年第08期(总192期)
2011年第07期(总191期)
2011年第06期(总190期)
2011年第05期(总189期)
2011年第04期(总188期)
2011年第03期(总187期)
2011年第02期(总186期)
2011年第01期(总185期)
2010年第12期(总184期)
2010年第11期(总183期)
2010年第10期(总182期)
2010年第09期(总181期)
2010年第08期(总180期)
2010年第07期(总179期)
2010年第06期(总178期)
2010年第05期(总177期)
2010年第04期(总176期)
2010年第03期(总175期)
2010年第02期(总174期)
2010年第01期(总173期)
2009年第12期(总172期)
2009年第11期(总171期)
2009年第10期(总170期)
2009年第09期(总169期)
2009年第08期(总168期)
2009年第07期(总167期)
2009年第06期(总166期)
2009年第05期(总165期)
2009年第04期(总164期)
2009年第03期(总163期)
2009年第02期(总162期)
2009年第01期(总161期)
2008年第12期(总160期)
2008年第11期(总159期)
2008年第10期(总158期)
2008年第09期(总157期)
2008年第08期(总156期)
2008年第07期(总155期)
2008年第06期(总154期)
2008年第05期(总153期)
2006年第08期(总132期)
2008年第04期(总152期)
2008年第03期(总151期)
2008年第02期(总150期)
2008年第01期(总149期)
2007年第12期(总148期)
2007年第11期(总147期)
2007年第10期(总146期)
2007年第09期(总145期)
2007年第08期(总144期)
2007年第07期(总143期)
2007年第06期(总142期)
2007年第05期(总141期)
2007年第04期(总140期)
2007年第03期(总139期)
2007年第02期(总138期)
2007年第01期(总137期)
2006年第12期(总136期)
2006年第11期(总135期)
2006年第10期(总134期)
2006年第09期(总133期)
2006年第07期(总131期)
2006年第06期(总130期)
2006年第05期(总129期)
2006年第04期(总128期)
2006年第03期(总127期)
2006年第02期(总126期)
2006年第01期(总125期)
2005年第12期(总124期)
2005年第11期(总123期)
2005年第10期(总122期)
2005年第09期(总121期)
2005年第08期(总120期)
2005年第07期(总119期)
2005年第06期(总118期)
2005年第05期(总117期)
2005年第04期(总116期)
2005年第03期(总115期)
2005年第02期(总114期)
2005年第01期(总113期)
2004年第12期(总112期)
2004年第11期(总111期)
2004年第10期(总110期)
2004年第09期(总109期)
2004年第08期(总108期)
2004年第07期(总107期)
2004年第06期(总106期)
2004年第05期(总105期)
2004年第04期(总104期)
2004年第03期(总103期)
2004年第02期(总102期)
2004年第01期(总101期)
2003年第12期(总99、100期)
2003年第10期(总98期)
2003年第09期(总97期)
2003年第08期(总96期)
2003年第07期(总95期)
2003年第06期(总94期)
2003年第05期(总93期)
2003年第04期(总92期)
2003年第03期(总91期)
2003年第02期(总90期)
2003年第01期(总89期)
2002年第12期(总88期)
2002年第11期(总87期)
2002年第10期(总86期)
2002年第09期(总85期)
2002年第08期(总84期)
2002年第07期(总83期)
2002年第06期(总82期)
2002年第05期(总81期)
2002年第04期(总80期)
2002年第02,03期(总78,79期)
2002年第01期(总77期)
新年致辞 文/李东军
编者按:在锦联集团2005年年会上,集团总裁李东军向全体员工发表了新年致辞,经录音整理,现将全文刊登如下:
首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锦联的全体同仁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工作好,生活好;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企业发展到今年已是十五个年头了,准确的说是已走过十四年半的时间。企业做到今天,可以说在社会上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我也经常有机会和记者们在一起交流,或是接受采访。我记得在2000年之前,大多数记者采访我时,问我一些“如何起家?经历过哪些辛苦?”之类的话题,这些话题太老套,我也不愿回答。但2000年之后,我发现记者们愿意问:“你做了十几年的企业,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我愿意回答,因为做了十几年的企业,我确实有很深的感悟。其中,最大的感受是十年前我不知道怎样做一个优秀的企业,想把企业做大,但是不知道怎么才能真正地做好。但十年后,我对企业有了深刻的理解,我知道应该怎么去驾驭和运营一个优秀的企业。锦联在前十年的发展中走了很多弯路,发展得也比较慢,但在今后的十年,企业将不只是以倍数,而将是以十倍甚至几十倍前十年的速度快速发展,对此,我充满信心。记者感觉我是在说大话,就继续问我:“那你十年前没信心吗?”我明白他问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十年前你肯定有信心,不也就那样吗,十年后你也有信心,怎么就肯定能做到那么大?我跟他说,十年前我是有信心,但是十年前的信心是建立在一种无知的基础上,而十年后我的信心是建立在一种智慧的基础上。它的区别在于前十年我不知道怎样去做,我只是有一个愿望,要把企业做大,但是后十年我知道怎样把企业做大。就像做一道数学题一样,过去可能大家通用的解题方法就五种,但是我找到另一种方法,更快的方法、更好的方法、更有效的方法,就是解这道数学题的第六解。
我想锦联的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在98、99年进行了战略上的调整,2000年后的这几年,我们所做的一切我认为都是为了要实现更大的战略企图,在做战略性的准备。到了今年我认为,通过这几年的战略性准备,企业已经跃上了一个能够实现快速成长的平台。
比如说锦程,它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一种能够带来企业快速成长的战略模式。我们从2000年年底开始,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在中国的网点布局和经营。我们在四年前就着手投资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应用,目的就是来支持我们这种商业模式的实现。我们去年也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来着手建立和运营全球订舱中心,做集中采购,可以说它将是锦程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在这里,我想让大家理解,其实锦程未来的战略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通过连锁经营,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包括文化、管理、业务、服务以及资源整合做集中采购,从而获得锦程整体的竞争优势,再通过产业整合,快速完成对行业内国际大企业的跟进和超越。
应该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战略问题来展开运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战略的迷茫时期,比如说像在98年之前,但是在这之后,我们又经历了战略的三个阶段。我个人理解,战略就是一种选择,简单的说就是三个部分。第一个是你做什么,不做什么;第二,是这么做还是那么做;第三就是战略有个顺序安排问题。在1998年年底的工作报告中,我们便向外界透露出我们在战略上的选择,当时确定以国际货运和地产置业并重发展,实际上那时候锦联集团已经把战略的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即“我们做什么”,就做这两个产业。
从2000年之后,我们又在解决另一个问题,特别是锦程。锦程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怎么做的问题。是这么做?还是那么做?最后我们选择了现在所做的这种商业模式。第三个问题就是做的时间顺序问题,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一直到去年,也就是04年的上半年,我们才最后有了一个定论,就是坚定不移的就做这种模式,先做资源整合,然后再做产业整合。
大家都清楚,我们原计划上半年要在大连保税区投资物流基地的项目,后来我们决定给推迟了。我在不同场合上一直都强调,我们现在走的路实际上是走先做资源整合,然后再做产业整合的路子。假如说我们现在手里有两个亿,我们不按传统的方式去做,去购买一条船,去建四个场站,去投资八个车队,而是通过资源整合获得整体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当我们通过资源整合获得了巨大的市场资源并形成我们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之后,我们会获得大量的收入、利润,我们会上市,我们会得到投资者和银行的支持,我们会握有几十亿的现金或更多的资金。到那时,我们只要认为战略上必须和可行,我们会充分利用客户资源、资本及财务增长优势投资、收购、兼并和参股对传统物流产业链的整合。凭着上述优势,我们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对传统物流产业的整合成为一家拥有庞大物流资产支持的综合物流提供商。
实际上,锦程整个的战略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从99年之后一直到去年的下半年,我们在锦程的战略发展上,这三个阶段问题完全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去坚定、有力地执行,我觉得锦程的CEO在这方面有特别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我们几乎是在四、五月份之后,在战略问题上几乎不再进行讨论,而只研究怎么去执行的问题。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每一个行业的资源整合都成为一些中小创新企业的一个发展契机。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技术,对行业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使得行业的资源和利益实现了重新再分配,同时也使得一些小企业有机会跨跃了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百年的历史,实现了对行业巨头的历史性的超越。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可以非常清楚这件事情。像亚马逊,只是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美国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书店——巴诺书店的超越。大家也都知道像咱们国内的搜狐、新浪、网易,实际上他们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媒体客户资源的整合和客户资源的再分配。大家可以想象,过去像泰晤士报这样有着三百年历史,纽约时报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媒体,他们也不过有几百万个客户,但我刚刚说过的这几个做新媒体资源的企业,他们只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就拥有了几亿的客户。特别典型的,对我们可供参照的像携程网,前年在美国上市,它就是做旅游资源整合,做集中采购成功的一个范例;像国美电器,它也是通过连锁经营并集中企业内的电器资源来做集中采购,从而获得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和发展优势,去年10月在香港通过借壳上市,市值达105亿。
实际上大家都已经看明白了,我们从2000年走到今天,从时间上来看,我们所做的创新模式与我刚才提到的这些企业最多都不差几年,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上起步。虽然行业不同,但我们对各自行业这种创新的认识却是那么的一致。只不过这些企业资本运作的比较好,企业上市了,他们率先走上了公众的舞台,让大家看到并知道了,而我们现在只不过是在默默无闻的做。我们并不是在模仿他们,而是与那些企业在同一时间里感觉到了行业的机会,找到了整合资源的办法,他们的成功给了我们信心,使我们更坚定的认为,我们做下去也会像他们一样,在这个行业里获得成功。
锦联地产从集团的整体战略上来看,它现在还处在“怎么做”的阶段上,在去年年底我有了个粗略的想法,实际上谈不上什么完整的战略,而是对战略的一个考虑安排,今年我在不同的会议上提到过,锦联地产未来的整个战略企图是想做细分市场的赢家,我们提出了三个锁定:一要锁定目标客户,即年轻的商务白领;二要锁定城市,因为商务白领一定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比如沿海城市和内陆的一些省会城市才有这样一个比较大的群体阶层;同时我们还提出了要锁定产品类型,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战略问题,还尚待考虑。在今年,我也非常高兴能收到地产集团的管理人员给我写的信,在信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如果我今天还要说三个锁定,那么在锁定目标客户、锁定城市和锁定产品类型的相关具体问题上,我倒觉得值得商榷,需要我和地产的高管人员,和积极参与战略研究的人员共同去思考和研究。
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开发了极品豪宅[世纪经典],去年年初又开始发售[经典生活],可以说由于我们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做得比较好,所以在大连市小户型产品销售上做得比较成功,也可以说是一炮走红,引起地产界的广泛关注。前几年我出席一些社交活动,别人见了我都说“锦联,是不是做货运的?”但是去年情况不一样了,大家一见面都说“哎哟,[世纪经典]和[经典生活]是你们做的。”我听了非常高兴。应该说我们这两个产品,为锦联地产下一步走细分市场的道路,做经典建筑这样一个战略路线做了很好的铺垫。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我个人判断,中国的地产目前还只有十几年的历史,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地产经验,至少还有三十年的时间,这也是和行业内专家们的观点相一致的。先不从时间上考虑这个问题,我只是觉得中国地产在这之前只是一个机会房地产,现在也处在机会房地产阶段的末期。机会房地产大家可能都会理解,也就是想办法利用各种关系以及社会资源去运作土地,然后用土地的机会来获得一种利润或者是暴利。但是我想,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成熟,机会房地产也将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去年,我们就有了这种意识,并着手做细分市场,我觉得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步我们走对了,并且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因为我们瞄准的客户是白领,就要了解白领是一个什么样的阶层,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扩大的一个阶层。道理很简单,城市化的进程是大量白领进城的过程,城市的孩子念完书一定要回城市,农村的孩子念完书也一定会要进城,而且年年都有新生代。从发达国家情况来看,中产阶级已经占了社会的主流,而白领又是中产阶级中的主流,也就是说从农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转变的过程是大量白领阶层进城的过程,也是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的过程。像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一些国家,中产阶级都占到了70%甚至更多,这就预示着如果我们现在就着手研究这个中产阶级市场,研究白领市场,或者再细分,那就意味着随着它的扩大,我们的市场也会不断的扩大。当然,我们现在做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会越来越了解白领人,所做的产品也会越来越贴近他们。当整个社会出现全方位产品过剩的时候,当其他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再去做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在了前面,那些什么都做的企业可能就会被淘汰,留在市场上的可能就是我们这样的企业。所以我希望,地产公司能够在如何锁定目标客户,在细分市场上做赢家,不仅仅要停留在一个层面,一个表象,一个口号上,而且要在战略上深入的研究,坚定不移地长期做下去。
应该说,锦联集团走到今天,作为我本人,也相信我的团队和我一样,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的感觉,就是企业已经走上了一个高速成长的平台这样的感觉。我相信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走得这样自信,因为两个产业,特别是锦程,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商业模式也非常创新和具有客观实现性,而且经过三、四年的运作,我们已经感觉到了成功的兆头,阶段性的成功我们已经获得了,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集团,特别是中高管团队,还有所有的锦联人来说非常关键。刚才庆广在工作报告中也谈到了这一点,就是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我个人认为就像打大仗一样,前几年我们做的都是战略性的准备,无论是对锦程还是对地产来说,今年都是打大仗的开始,也可以说是大决战的前夜。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未来,如果锦程将来有一天能够实现对国际行业内大企业的超越,那么企业会怎么样?我们个人会怎么样?地产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话题。我们要想象到那黎明后曙光的灿烂,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梦想和追求,也会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动力和机遇。
我经常同我的两位副手——两个产业的CEO和总裁交流,我曾经跟锦程的CEO说,“对企业来说,我们难得踏上了这样一个机会踏板,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市场机会,我们在四年前发现了这个机会,经过几年的运作,已经迈上了一个走向成功的平台,这对你个人,以及你所代表的高管团队也是非常难得的。如果走传统的路子,要想实现对传统大企业,像中外运那样大企业的超越,我们几乎是万分之几的可能。因为中外运现在200多亿的资产,去年的营业额也是200多亿,利润在十几个亿,通过分析两次上市也获得了50亿的资金,如果按传统的路子,像买船、建物流基地、建车队,完善整个传统物流的这种方式去做,我认为追上它的可能只有万分之几。但是我们走现在这种创新之路,我们追上它,超越它的机遇只有十分之几。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的战略选择,我想这对我们的高管团队也是一样。如果你到一个小的货代企业,它没有这种能力,不能实现这么远大的抱负,在这样的企业,你个人是发展不起来的。如果你到中外运那样的大公司,那里的传统产业人才济济,要想做到总部的高管团队,那也是万分之几的机会,但是你现在已经走上了锦程这个平台,在最短的时间内它能够成为一个比中外运那样的大企业还大的企业,对你们来说,做这样企业的总裁和高管团队,你们的机会将只有十分之几。想想看,这是多么难得啊,你们和企业实际上都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我非常相信我们的经理人、我们的高管团队是和我一样有战略眼光的,我们都会看到那个光辉灿烂的未来,所以我们会携起手来,去努力实现我们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共赢。
我想,我们现在是要选择告别沉默的时候了。我们需要高昂的爆发,我们需要挑战未来,我们需要出人头地。在企业这个历史性的关键转变时刻,我最想把自己多年积蓄的两句话献给锦联的全体同仁:第一句就是“远见未来,选择成功”。道理很简单,正如我刚才跟大家描绘的那样,就是要让大家能够看到那样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也就是说,大家选择了锦联,只要我们坚定的往前走,我们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第二句话就是“成就在未来,决战在今天”。未来再灿烂,但不会等着我们,而是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去实现。特别是在今年,在我们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紧紧的抓住机遇,绝不能错过,一旦我们错失了,我们就会远离成功。如果我们今年做好了,也就是说两个产业能够完成集团下达给你们的经营目标,那么我们就会离成功更近了。
我非常希望能在明年年底的这个时候,两个产业的CEO和总裁能够带着胜利的喜悦来面对我,到那个时候,我也会张开双臂,热烈的拥抱你们,因为我们离胜利更近了!
谢谢大家。
加入时间:2005/3/9 10:32:00
阅读次数: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