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97期2012年2月1日
◆ 新闻
>>
锦联集团召开十二月份三产...
>>
锦联集团管委会召开年度工...
>>
锦联集团参加大连市工业经...
>>
锦联集团开展“爱心活动”...
>>
春节前集团对物业公司部分...
>>
锦程一站式海运业务服务平...
>>
锦程物流网召开2012年...
>>
锦程南京分公司乔迁新址
>>
锦程集团设立大足集团成员...
>>
沈阳棋盘山开发区管委会副...
>>
锦联地产集团举办《习惯的...
>>
沈阳举办经典生活·明天会...
>>
大连锦联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专题:锦联集团2012年年会
>>
锦联集团2012年年会隆...
>>
2011年度锦联集团部分...
>>
锦联集团总裁李东军在集团...
>>
建设一个幸福的企业/李东...
>>
锦联集团2011年年度工...
◆ 专题:锦联地产集团2012年年会
>>
锦联地产集团召开2012...
>>
专心成长 展翼2012...
◆ 锦程巡礼
>>
创新引领无限发展/邓志山
◆ 加盟之窗
>>
锦程,放飞梦想的舞台/马...
>>
居成渝之心 望四海通流/...
◆ 金融
>>
浅析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息...
◆ 员工之家:锦联集团2012年度优秀员工
>>
锦联控股集团召开2011...
◆ 锦联企业文化
>>
锦联企业文化
2019年第5期(总283期)
2019年第4期(总282期)
2019年第3期(总281期)
2019年第2期(总280期)
2019年第1期(总279期)
2018年第12期(总278期)
2018年第11期(总277期)
2018年第10期(总276期)
2018年第9期(总275期)
2018年第8期(总274期)
2018年第7期(总273期)
2018年第6期(总272期)
2018年第5期(总271期)
2018年第4期(总270期)
2018年第3期(总269期)
2018年第2期(总268期)
2018年第1期(总267期)
2017年第12期(总266期)
2017年第11期(总265期)
2017年第10期(总264期)
2017年第9期(总263期)
2017年第8期(总262期)
2017年第7期(总261期)
2017年第6期(总260期)
2017年第5期(总259期)
2017年第4期(总258期)
2017年第3期(总257期)
2017年第2期(总256期)
2017年第1期(总255期)
2016年第12期(总254期)
2016年第11期(总253期)
2016年第10期(总252期)
2016年第9期(总251期)
2016年第8期(总250期)
2016年第7期(总249期)
2016年第6期(总248期)
2016年第5期(总247期)
2016年第4期(总246期)
2016年第3期(总245期)
2016年第2期(总244期)
2016年第1期(总243期)
2015年第12期(总242期)
2015年第11期(总241期)
2015年第10期(总240期)
2015年第9期(总239期)
2015年第8期(总238期)
2015年第7期(总237期)
2015年第6期(总236期)
2015年第4-5期(总235期)
2015年第3期(总234期)
2015年第1-2期(总233期)
2014年第12期(总232期)
2014年第11期(总231期)
2014年第10期(总230期)
2014年第09期(总229期)
2014年第08期(总228期)
2014年第07期(总227期)
2014年第06期(总226期)
2014年第05期(总225期)
2014年第04期(总224期)
2014年第03期(总223期)
2014年第02期(总222期)
2014年第01期(总221期)
2013年第12期(总220期)
2013年第11期(总219期)
2013年第10期(总218期)
2013年第09期(总217期)
2013年第08期(总216期)
2013年第07期(总215期)
2013年第06期(总214期)
2013年第05期(总213期)
2013年第04期(总212期)
2013年第03期(总211期)
2013年第02期(总210期)
2013年第01期(总209期)
2012年第12期(总208期)
2012年第11期(总207期)
2012年第10期(总206期)
2012年第09期(总205期)
2012年第08期(总204期)
2012年第07期(总203期)
2012年第06期(总202期)
2012年第05期(总201期)
2012年第04期(总200期)
2012年第03期(总199期)
2012年第02期(总198期)
2012年第01期(总197期)
2011年第12期(总196期)
2011年第11期(总195期)
2011年第10期(总194期)
2011年第09期(总193期)
2011年第08期(总192期)
2011年第07期(总191期)
2011年第06期(总190期)
2011年第05期(总189期)
2011年第04期(总188期)
2011年第03期(总187期)
2011年第02期(总186期)
2011年第01期(总185期)
2010年第12期(总184期)
2010年第11期(总183期)
2010年第10期(总182期)
2010年第09期(总181期)
2010年第08期(总180期)
2010年第07期(总179期)
2010年第06期(总178期)
2010年第05期(总177期)
2010年第04期(总176期)
2010年第03期(总175期)
2010年第02期(总174期)
2010年第01期(总173期)
2009年第12期(总172期)
2009年第11期(总171期)
2009年第10期(总170期)
2009年第09期(总169期)
2009年第08期(总168期)
2009年第07期(总167期)
2009年第06期(总166期)
2009年第05期(总165期)
2009年第04期(总164期)
2009年第03期(总163期)
2009年第02期(总162期)
2009年第01期(总161期)
2008年第12期(总160期)
2008年第11期(总159期)
2008年第10期(总158期)
2008年第09期(总157期)
2008年第08期(总156期)
2008年第07期(总155期)
2008年第06期(总154期)
2008年第05期(总153期)
2006年第08期(总132期)
2008年第04期(总152期)
2008年第03期(总151期)
2008年第02期(总150期)
2008年第01期(总149期)
2007年第12期(总148期)
2007年第11期(总147期)
2007年第10期(总146期)
2007年第09期(总145期)
2007年第08期(总144期)
2007年第07期(总143期)
2007年第06期(总142期)
2007年第05期(总141期)
2007年第04期(总140期)
2007年第03期(总139期)
2007年第02期(总138期)
2007年第01期(总137期)
2006年第12期(总136期)
2006年第11期(总135期)
2006年第10期(总134期)
2006年第09期(总133期)
2006年第07期(总131期)
2006年第06期(总130期)
2006年第05期(总129期)
2006年第04期(总128期)
2006年第03期(总127期)
2006年第02期(总126期)
2006年第01期(总125期)
2005年第12期(总124期)
2005年第11期(总123期)
2005年第10期(总122期)
2005年第09期(总121期)
2005年第08期(总120期)
2005年第07期(总119期)
2005年第06期(总118期)
2005年第05期(总117期)
2005年第04期(总116期)
2005年第03期(总115期)
2005年第02期(总114期)
2005年第01期(总113期)
2004年第12期(总112期)
2004年第11期(总111期)
2004年第10期(总110期)
2004年第09期(总109期)
2004年第08期(总108期)
2004年第07期(总107期)
2004年第06期(总106期)
2004年第05期(总105期)
2004年第04期(总104期)
2004年第03期(总103期)
2004年第02期(总102期)
2004年第01期(总101期)
2003年第12期(总99、100期)
2003年第10期(总98期)
2003年第09期(总97期)
2003年第08期(总96期)
2003年第07期(总95期)
2003年第06期(总94期)
2003年第05期(总93期)
2003年第04期(总92期)
2003年第03期(总91期)
2003年第02期(总90期)
2003年第01期(总89期)
2002年第12期(总88期)
2002年第11期(总87期)
2002年第10期(总86期)
2002年第09期(总85期)
2002年第08期(总84期)
2002年第07期(总83期)
2002年第06期(总82期)
2002年第05期(总81期)
2002年第04期(总80期)
2002年第02,03期(总78,79期)
2002年第01期(总77期)
浅析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一、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解释
所谓“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互动双方中的一个当事人拥有私人信息,即关于某些信息缔约当事人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的信息,前者称为信息优势方,后者称为信息劣势方。该理论认为社会信息渠道多种多样,信息流动快捷方便,信息分布不均衡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将可能引起经济效率降低,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贷关系中总是存在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逆向选择会导致高风险的项目驱赶低风险的项目,而道德风险会使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后由于选择了高风险项目而偿还可能性变小,两种效应都会使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水平上升。信贷信息的不对称,在目前我们市场经济欠发达、信用环境不完善的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形式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交流目的不对称
金融机构与企业交流信息的目的,是了解企业主体情况和相关项目可行性,确定是否可以贷款及相应方案的设计。而企业与金融机构交流信息的目的是寻求信贷支持。由于交流目的不对称,企业在信息交流中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也是产生道德风险的温床。企业为寻求信贷支持,可能利用信息和专业优势对信息进行隐蔽性操作,运用符合信贷支持的信息进行包装,隐瞒真实业绩和风险状况,对项目风险信息进行人为调节和压缩。
由于企业给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短期内又难以有效地防范,这就使金融机构处于虚假信息之中。如果金融机构把握不准,则会产生劣客户驱逐好客户的“逆向选择”,加剧信贷风险。
2、信息获取量不对称
企业与金融机构相比,在信息获取量上具有很强的优势。企业经营者直接掌握着企业的全部信息,同时也深谙自身的全部风险信息。而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债权人,信息大多源自企业提供,复杂的企业发展历程增加了对企业信息获取的难度。贷款发放后,借款人改变贷款用途,伪装、混淆信息等,金融机构依然处于被动地位。一方面,企业控制着企业所有者和金融机构投入的所有资源;另一方面,又控制着有关这些资源运转状况的所有信息。这种不对称性使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了解如同雾里看花,信息滞后和失真使信贷业务中所有的调查工作和控制手段都形同虚设,信贷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发生严重偏差,直接波及信贷资金的安全。
如果放贷机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那么这种信息不对称就越发的明显。出于业务操作模式的保密性或行业竞争考虑都有可能使得金融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中,各家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客户资料库,但彼此之间却不互通。同一市场不能共享到其他机构的客户信息,无法准确了解企业在银行以外的负债情况。因此,会出现同一家企业造成A机构信贷资产损失之后,再转向B机构申请并获得贷款,或一家企业同时从多家机构获得贷款,使其贷款总额大大超过其融资能力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倍增。
3、识别能力不对称
目前,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和自身的信息识别,并在识别能力上有了很大进步。有的企业已建立专职信息管理机构,信息识别逐步转向科学的理性识别,成为强有力的决策支持体系,具有一定的信息隐蔽性和粉饰性。而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息识别还处于看报表、汇数字、搞对比的传统信息识别上,停留在肤浅的定性分析阶段和经验判断阶段,有的金融机构对各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还没有输入微机管理,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的信息管理,这就为虚假信息对信贷决策的干扰开了方便之门。金融机构信息识别能力的落后,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会诱发信贷风险。
三、信贷关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规避
综上所述,研究和探讨信贷关系中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分布、信息沟通、信息识别、信息处理等,对于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负效应,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笔者认为:
1、建立良好的信息采集、识别体制
首先,从信息披露制度方面对借款企业进行筛选。要求借款企业必须具备健全的财务和内控制度,在企业会计信息处理方面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为准绳,严格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使之处理标准化。依据资深审计、会计事务所及相关部门出示的信息报告,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信息进行甄别,以提高企业信息公开程度,从而提高企业信息的可信度。
其次,疏通信息渠道。金融机构应全方位疏通信息渠道,建立和完善动态的容量较大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信贷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体系。
最后,提高自身信息识别能力。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长期合作企业连续性、系统性的归集相关信息,开发严密精确的评级授信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识别和运用,改善风险监测与控制的技术手段,建立长期可靠的信息互递。
2、改进信贷文化,建立有效的风险激励与约束机制
信贷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信贷人员意识的转变和一系列信贷制度的完善,其根本落脚点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信贷人员,通过风险考核机制,使信贷人员的自利行为与降低业务风险的目标相一致。可以通过对存量贷款设定五级分类系统来量化风险,将信贷资产质量与业务部门绩效挂钩,真正使内外部风险控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融合。
3、完善业务中的信用环境,构建信用体系
与借款企业间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环境。第一。要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建全企业的信用档案、信用评级制度。被评级企业的责任和权益与信用档案之间的关系要做出明确的规定。第二,要使契约双方的利益都不受损害,重点要形成守信者得利益,失信者付代价的约束机制。第三,要联合第三方如银行、法院、资信评审机构及新闻媒体对不正当的行为进行信息披露,进一步增加企业提供虚假信息的成本。
总之,任何一种信贷关系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和挑战。随着锦联贷款公司金融产业全面布局的展开,业务制度和操作方法也在逐步完善,确立规范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根本所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掌控能力,改善业务中的信用环境,才能在降低信贷风险的同时,支持企业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锦联贷款沈阳公司信贷管理部副经理林炳成
加入时间:2012/2/13 15:58:00
阅读次数: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