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02期2004年3月2日
◆ 写在卷首
>>
写在卷首 文/李东军
◆ 新闻视野
>>
新闻视野
◆ 管理视线
>>
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提高...
>>
做好时间管理 文/王...
◆ 他山之石
>>
评“海信文化”对海信企业...
◆ 网络快递
>>
解读网络编辑的职业内涵 ...
◆ 经典生活
>>
五万元中山区安个家
◆ 员工心语
>>
我与锦程快递的成长历程 ...
◆ 锦联时空
>>
导演其实不只是我 文...
◆ 风雨人生
>>
花儿努力的开 文/张...
>>
二十六岁的感觉 文/...
>>
往事随风 文/贾卓
◆ 智慧箴言
>>
蜜蜂与苍蝇
>>
维护我们的“奶酪” ...
◆ 灯下文字
>>
回家前夜 文/张洪亮
◆ 七彩文苑
>>
昆明之旅 文/赵昕
>>
水调歌头·别友人 文...
2019年第5期(总283期)
2019年第4期(总282期)
2019年第3期(总281期)
2019年第2期(总280期)
2019年第1期(总279期)
2018年第12期(总278期)
2018年第11期(总277期)
2018年第10期(总276期)
2018年第9期(总275期)
2018年第8期(总274期)
2018年第7期(总273期)
2018年第6期(总272期)
2018年第5期(总271期)
2018年第4期(总270期)
2018年第3期(总269期)
2018年第2期(总268期)
2018年第1期(总267期)
2017年第12期(总266期)
2017年第11期(总265期)
2017年第10期(总264期)
2017年第9期(总263期)
2017年第8期(总262期)
2017年第7期(总261期)
2017年第6期(总260期)
2017年第5期(总259期)
2017年第4期(总258期)
2017年第3期(总257期)
2017年第2期(总256期)
2017年第1期(总255期)
2016年第12期(总254期)
2016年第11期(总253期)
2016年第10期(总252期)
2016年第9期(总251期)
2016年第8期(总250期)
2016年第7期(总249期)
2016年第6期(总248期)
2016年第5期(总247期)
2016年第4期(总246期)
2016年第3期(总245期)
2016年第2期(总244期)
2016年第1期(总243期)
2015年第12期(总242期)
2015年第11期(总241期)
2015年第10期(总240期)
2015年第9期(总239期)
2015年第8期(总238期)
2015年第7期(总237期)
2015年第6期(总236期)
2015年第4-5期(总235期)
2015年第3期(总234期)
2015年第1-2期(总233期)
2014年第12期(总232期)
2014年第11期(总231期)
2014年第10期(总230期)
2014年第09期(总229期)
2014年第08期(总228期)
2014年第07期(总227期)
2014年第06期(总226期)
2014年第05期(总225期)
2014年第04期(总224期)
2014年第03期(总223期)
2014年第02期(总222期)
2014年第01期(总221期)
2013年第12期(总220期)
2013年第11期(总219期)
2013年第10期(总218期)
2013年第09期(总217期)
2013年第08期(总216期)
2013年第07期(总215期)
2013年第06期(总214期)
2013年第05期(总213期)
2013年第04期(总212期)
2013年第03期(总211期)
2013年第02期(总210期)
2013年第01期(总209期)
2012年第12期(总208期)
2012年第11期(总207期)
2012年第10期(总206期)
2012年第09期(总205期)
2012年第08期(总204期)
2012年第07期(总203期)
2012年第06期(总202期)
2012年第05期(总201期)
2012年第04期(总200期)
2012年第03期(总199期)
2012年第02期(总198期)
2012年第01期(总197期)
2011年第12期(总196期)
2011年第11期(总195期)
2011年第10期(总194期)
2011年第09期(总193期)
2011年第08期(总192期)
2011年第07期(总191期)
2011年第06期(总190期)
2011年第05期(总189期)
2011年第04期(总188期)
2011年第03期(总187期)
2011年第02期(总186期)
2011年第01期(总185期)
2010年第12期(总184期)
2010年第11期(总183期)
2010年第10期(总182期)
2010年第09期(总181期)
2010年第08期(总180期)
2010年第07期(总179期)
2010年第06期(总178期)
2010年第05期(总177期)
2010年第04期(总176期)
2010年第03期(总175期)
2010年第02期(总174期)
2010年第01期(总173期)
2009年第12期(总172期)
2009年第11期(总171期)
2009年第10期(总170期)
2009年第09期(总169期)
2009年第08期(总168期)
2009年第07期(总167期)
2009年第06期(总166期)
2009年第05期(总165期)
2009年第04期(总164期)
2009年第03期(总163期)
2009年第02期(总162期)
2009年第01期(总161期)
2008年第12期(总160期)
2008年第11期(总159期)
2008年第10期(总158期)
2008年第09期(总157期)
2008年第08期(总156期)
2008年第07期(总155期)
2008年第06期(总154期)
2008年第05期(总153期)
2006年第08期(总132期)
2008年第04期(总152期)
2008年第03期(总151期)
2008年第02期(总150期)
2008年第01期(总149期)
2007年第12期(总148期)
2007年第11期(总147期)
2007年第10期(总146期)
2007年第09期(总145期)
2007年第08期(总144期)
2007年第07期(总143期)
2007年第06期(总142期)
2007年第05期(总141期)
2007年第04期(总140期)
2007年第03期(总139期)
2007年第02期(总138期)
2007年第01期(总137期)
2006年第12期(总136期)
2006年第11期(总135期)
2006年第10期(总134期)
2006年第09期(总133期)
2006年第07期(总131期)
2006年第06期(总130期)
2006年第05期(总129期)
2006年第04期(总128期)
2006年第03期(总127期)
2006年第02期(总126期)
2006年第01期(总125期)
2005年第12期(总124期)
2005年第11期(总123期)
2005年第10期(总122期)
2005年第09期(总121期)
2005年第08期(总120期)
2005年第07期(总119期)
2005年第06期(总118期)
2005年第05期(总117期)
2005年第04期(总116期)
2005年第03期(总115期)
2005年第02期(总114期)
2005年第01期(总113期)
2004年第12期(总112期)
2004年第11期(总111期)
2004年第10期(总110期)
2004年第09期(总109期)
2004年第08期(总108期)
2004年第07期(总107期)
2004年第06期(总106期)
2004年第05期(总105期)
2004年第04期(总104期)
2004年第03期(总103期)
2004年第02期(总102期)
2004年第01期(总101期)
2003年第12期(总99、100期)
2003年第10期(总98期)
2003年第09期(总97期)
2003年第08期(总96期)
2003年第07期(总95期)
2003年第06期(总94期)
2003年第05期(总93期)
2003年第04期(总92期)
2003年第03期(总91期)
2003年第02期(总90期)
2003年第01期(总89期)
2002年第12期(总88期)
2002年第11期(总87期)
2002年第10期(总86期)
2002年第09期(总85期)
2002年第08期(总84期)
2002年第07期(总83期)
2002年第06期(总82期)
2002年第05期(总81期)
2002年第04期(总80期)
2002年第02,03期(总78,79期)
2002年第01期(总77期)
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提高组织能力和运行效率 文/孔庆广
当企业处在一个高速成长期时,对人才的渴望便会愈加强烈,人才甚至比资金更会成为制约企业跃上新平台的重要因素。我们搞企业的总会谈到竞争力问题,实际上,一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人,正如企业是经济生活的主体,而人是企业发展的载体,其中包容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价值因素。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真正决定企业发展的是组织而不是个人。在企业里,个人英雄主义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进一步提升组织能力和运行效率,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实际上,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我们都会谈到态度决定一切。对组织而言,共同的价值观和相互认同,变得更加重要和突出。
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去创造。作为企业而言,战略目标的确定一定是在先;当目标清晰,我们便会强调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便会强调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精神,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来达成我们预先设定的目标。在这里,态度是一个宽泛的人性化概念。
就管理团队而言,态度决定一切有三层含义。首先,态度决定一切意味着服从,即“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要认真完成,完不成就是失职,完不成首先就是态度上出了问题。其次,态度决定一切就是领命,要深刻领会领导的意图,对上级部署的工作主动去做,不必等待领导去分配。如果说第一层含义是被动的话,那么这第二层含义更多强调的是主动精神。再次,态度决定一切就是主动请缨。就是在领导明确工作任务之前,你就更加主动去做,特别是对有困难的问题,敢于直面,努力解决,从而,你会成为管理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讲态度,实际上就是在讲一种精神,这就是积极主动的行动精神。因此,在企业里面,在管理团队里面,更为重要的不是你有什么职权,你有什么能力,而是你干了些什么,你在其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当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生命就会变得更加富有诗意,我们的生活也会多姿多彩。
从职能管理到规范流程,把目标和手段结合起来,把战略和执行结合起来,才能使组织能力更加强大。
当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时,首先表现为组织的庞大,部门的众多,层级加大,管理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无形当中,企业滋生出的官僚体系被部门利益左右,内耗了整体效益。应当说这是所有企业发展阶段性的管理瓶颈,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不但管理成本加大,运行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如果要评选2003年中国企业界最流行的词,排在榜首的一定是“执行”。甚至有相当多的企业将2003年定为本企业的“执行年”。“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恰恰反映了一个对企业来说虽然重要却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无论是学者专家还是企业家,大家都站出来说,制订正确的战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行。我要提醒的是,哲学上讲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可偏颇,就战略与执行而言,战略问题对企业而言仍然是重要的和首要的,因为战略是解决方向问题、目标问题。我们总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把车开到沟里去吧。而当战略规划形成之后,才要强调执行问题。
所谓执行就是要应变变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行动来实现战略目标。要形成有效率的优秀管理团队,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善:
1.职责。一定要明确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责功能是什么,不但要知道自己的,也要知道别人的,这样大家才能相互配合地开展工作。因此,要明确目标与任务,努力去完成工作。大家要知道,不履行职责就是错,完不成目标也是错。
2.权限。一个企业不可能大事小情都由总经理拍板决策,也不可能一位普通员工或部门就能决定企业的重大经营问题,因此,员工做什么,部门经理做什么,总经理做什么,都要有与职责相对应的权限上的具体划分,都要有可执行的规定。
3.流程。一般企业在职责明确和权限划分上都会有规定。但是,企业很多事情的处理会涉及到许多部门和许多人,从下到上会涉及很多环节,其中也有横向的,都要梳理清楚。企业管理要上台阶,组织能力要提升,就必须从职能管理向规范流程转变。近几年来,流程再造已经给一些企业成功插上了翅膀。
4.标准。没有标准便无法作出判断,而任何一项工作或流程,都要我们回答是与否,因此,各个部门都应当有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标准。没有要求是领导的责任,有了要求做不到则是员工的责任。标准问题说到底,就是游戏规则,遵循标准实质上会表现出我们的职业素养。
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提高组织能力,也要求团队成员掌握必要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确,我本人十分推崇书面表达,并不是因为个人的偏好,而着实是管理的需要。特别地说,一个人在把想法变成文字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再思考、整理和完善的过程,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或程序。这是我读了《麦肯锡意识》一书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应当说,文案或书面表达,是管理者知识和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
管理者是干什么的?就是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不能为企业排忧解难,你在企业中也就没什么价值。而要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光有满腔热情也不行,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工作方法。我们谈到的文字能力就是最基本的。
其次,则要寻求关键性因素,解决主要问题。我们管理者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日常性事务,也会有突发的事情要处理。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工作,按照紧急和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紧急和重要的,就是影响你的关键性因素,你要专注、集中精力去解决。
再次,要懂得复命制,阶段性结束工作。对领导布置的工作要形成不断的反馈,要及时告诉领导你在哪里,你在干什么,你所承担的工作何时完成,你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实际上,懂得复命,便会争取到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同样地,一项工作交到你手里,仅仅是及时完成是不够的。化繁为简,阶段性结束工作,如此才不会偏离大的方向。
最后,要关注细节。成功来自完美,完美出自细节。作为管理者,不能把工作交待下去就算万事大吉,不能犯官僚主义的错误,要亲自参与到具体执行中去,细致指导,周密安排。在关注细节的过程中,你也培养了你的团队。对管理者来说,下级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是不能提高下级素质却是你不可推卸的最大责任。
加入时间:2004/3/2 16:53:00
阅读次数: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