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77期2010年5月1日
◆ 锦联新闻
>>
锦联集团董事长李东军一行...
>>
锦联集团5月份经营业绩稳...
>>
锦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评...
>>
锦程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公司...
>>
多口岸协作彰显锦程一体化...
>>
锦程经理人参加亚欧物流新...
>>
锦程集团设立洛阳集团成员...
>>
锦程集团设立泰州集团成员...
>>
大连经典生活商街喜迎20...
>>
沈阳龙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
>>
大连锦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
锦联地产集团新版企业形象...
>>
沈阳锦联置业举办“吉祥故...
>>
投资集团赴丹东进行考察
>>
锦程集团发展成就引来媒体...
>>
锦联集团4月份经营业绩喜...
◆ 专题
>>
浅谈领导力与执行力/高明
>>
企业发展的基石——执行力...
◆ 管理视线
>>
关乎细节与治企/葛志燕
◆ 物流
>>
新环境下的供应商网络营销...
>>
“物流”词源与中国物流业...
◆ 加盟之窗
>>
富始一元,诚自一心-锦程...
>>
抓契机 树形象 创新效-...
◆ 地产
>>
做本街最好的裁缝/尹传佳
◆ 锦联精英榜
>>
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
◆ 人生百味
>>
有家真好/张宏亮
>>
人生贵有平常心/陈毅华
>>
清明感想/李岩
2019年第5期(总283期)
2019年第4期(总282期)
2019年第3期(总281期)
2019年第2期(总280期)
2019年第1期(总279期)
2018年第12期(总278期)
2018年第11期(总277期)
2018年第10期(总276期)
2018年第9期(总275期)
2018年第8期(总274期)
2018年第7期(总273期)
2018年第6期(总272期)
2018年第5期(总271期)
2018年第4期(总270期)
2018年第3期(总269期)
2018年第2期(总268期)
2018年第1期(总267期)
2017年第12期(总266期)
2017年第11期(总265期)
2017年第10期(总264期)
2017年第9期(总263期)
2017年第8期(总262期)
2017年第7期(总261期)
2017年第6期(总260期)
2017年第5期(总259期)
2017年第4期(总258期)
2017年第3期(总257期)
2017年第2期(总256期)
2017年第1期(总255期)
2016年第12期(总254期)
2016年第11期(总253期)
2016年第10期(总252期)
2016年第9期(总251期)
2016年第8期(总250期)
2016年第7期(总249期)
2016年第6期(总248期)
2016年第5期(总247期)
2016年第4期(总246期)
2016年第3期(总245期)
2016年第2期(总244期)
2016年第1期(总243期)
2015年第12期(总242期)
2015年第11期(总241期)
2015年第10期(总240期)
2015年第9期(总239期)
2015年第8期(总238期)
2015年第7期(总237期)
2015年第6期(总236期)
2015年第4-5期(总235期)
2015年第3期(总234期)
2015年第1-2期(总233期)
2014年第12期(总232期)
2014年第11期(总231期)
2014年第10期(总230期)
2014年第09期(总229期)
2014年第08期(总228期)
2014年第07期(总227期)
2014年第06期(总226期)
2014年第05期(总225期)
2014年第04期(总224期)
2014年第03期(总223期)
2014年第02期(总222期)
2014年第01期(总221期)
2013年第12期(总220期)
2013年第11期(总219期)
2013年第10期(总218期)
2013年第09期(总217期)
2013年第08期(总216期)
2013年第07期(总215期)
2013年第06期(总214期)
2013年第05期(总213期)
2013年第04期(总212期)
2013年第03期(总211期)
2013年第02期(总210期)
2013年第01期(总209期)
2012年第12期(总208期)
2012年第11期(总207期)
2012年第10期(总206期)
2012年第09期(总205期)
2012年第08期(总204期)
2012年第07期(总203期)
2012年第06期(总202期)
2012年第05期(总201期)
2012年第04期(总200期)
2012年第03期(总199期)
2012年第02期(总198期)
2012年第01期(总197期)
2011年第12期(总196期)
2011年第11期(总195期)
2011年第10期(总194期)
2011年第09期(总193期)
2011年第08期(总192期)
2011年第07期(总191期)
2011年第06期(总190期)
2011年第05期(总189期)
2011年第04期(总188期)
2011年第03期(总187期)
2011年第02期(总186期)
2011年第01期(总185期)
2010年第12期(总184期)
2010年第11期(总183期)
2010年第10期(总182期)
2010年第09期(总181期)
2010年第08期(总180期)
2010年第07期(总179期)
2010年第06期(总178期)
2010年第05期(总177期)
2010年第04期(总176期)
2010年第03期(总175期)
2010年第02期(总174期)
2010年第01期(总173期)
2009年第12期(总172期)
2009年第11期(总171期)
2009年第10期(总170期)
2009年第09期(总169期)
2009年第08期(总168期)
2009年第07期(总167期)
2009年第06期(总166期)
2009年第05期(总165期)
2009年第04期(总164期)
2009年第03期(总163期)
2009年第02期(总162期)
2009年第01期(总161期)
2008年第12期(总160期)
2008年第11期(总159期)
2008年第10期(总158期)
2008年第09期(总157期)
2008年第08期(总156期)
2008年第07期(总155期)
2008年第06期(总154期)
2008年第05期(总153期)
2006年第08期(总132期)
2008年第04期(总152期)
2008年第03期(总151期)
2008年第02期(总150期)
2008年第01期(总149期)
2007年第12期(总148期)
2007年第11期(总147期)
2007年第10期(总146期)
2007年第09期(总145期)
2007年第08期(总144期)
2007年第07期(总143期)
2007年第06期(总142期)
2007年第05期(总141期)
2007年第04期(总140期)
2007年第03期(总139期)
2007年第02期(总138期)
2007年第01期(总137期)
2006年第12期(总136期)
2006年第11期(总135期)
2006年第10期(总134期)
2006年第09期(总133期)
2006年第07期(总131期)
2006年第06期(总130期)
2006年第05期(总129期)
2006年第04期(总128期)
2006年第03期(总127期)
2006年第02期(总126期)
2006年第01期(总125期)
2005年第12期(总124期)
2005年第11期(总123期)
2005年第10期(总122期)
2005年第09期(总121期)
2005年第08期(总120期)
2005年第07期(总119期)
2005年第06期(总118期)
2005年第05期(总117期)
2005年第04期(总116期)
2005年第03期(总115期)
2005年第02期(总114期)
2005年第01期(总113期)
2004年第12期(总112期)
2004年第11期(总111期)
2004年第10期(总110期)
2004年第09期(总109期)
2004年第08期(总108期)
2004年第07期(总107期)
2004年第06期(总106期)
2004年第05期(总105期)
2004年第04期(总104期)
2004年第03期(总103期)
2004年第02期(总102期)
2004年第01期(总101期)
2003年第12期(总99、100期)
2003年第10期(总98期)
2003年第09期(总97期)
2003年第08期(总96期)
2003年第07期(总95期)
2003年第06期(总94期)
2003年第05期(总93期)
2003年第04期(总92期)
2003年第03期(总91期)
2003年第02期(总90期)
2003年第01期(总89期)
2002年第12期(总88期)
2002年第11期(总87期)
2002年第10期(总86期)
2002年第09期(总85期)
2002年第08期(总84期)
2002年第07期(总83期)
2002年第06期(总82期)
2002年第05期(总81期)
2002年第04期(总80期)
2002年第02,03期(总78,79期)
2002年第01期(总77期)
“物流”词源与中国物流业发展初探/宋迎
提到“物流”,很多人脑海中会呈现这样一幅画面:一量满载的大货车,从身边疾驶而过。“物流”这个词汇成了现代社会的高频用词,很多企业和人员从事于这个行业;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也出现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物流”专业书籍和文献也比比皆是。
作为锦程的一员,我们恰恰是从事“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士,当朋友和客户问到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到底什么是“物流”,“国际物流”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时,我们该如何从专业的视角给以解读呢?
一、“物流”一词的起源
1957年,日本为了恢复二战后国家经济,派出“生产效益本部”赴美学习考察美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技术和经验。生产效益本部考察回国后,特别报告了在美国军事后勤学(LOGISTIC)中学习到的“PHYSICAL DISTRIBUTION”。“PHYSICAL DISTRIBUTION”的英文直译为“物理性分配”,在这份报告中首次将其翻译为日文“物的流通”,简称为“物流”。
二、何为“物流”
“物流”是“物的流通”的简称,明确“物的流通”含义之前,先要了解一下“流通”。
“流通”是一个经济名词,“跨越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间隔”,即为流通。从生产到消费究竟需要跨越什么样的间隔呢?
生产和消费间存在人员、地点、时间三大间隔。
1、生产者与消费者——人员的间隔
要产生产品流通,就需要有前期买卖关系的先期确立,“生产者”和“消费者”由此确定,进而产生的各类商业活动,都是为跨越这种间隔而做的工作。比如:产品销售工作就是生产者找寻消费者的工作;产品广告就是为方便消费者更快找到生产方而进行的。这个环节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工作,但归结起来其目的和意义都是为跨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间隔。
2、生产地与消费地——地点的间隔
贸易达成后,产品需要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由此也将产生各类工作。各种类型的运输工作就是为跨越这种间隔所做的工作,比如我们每天从事的陆运、海运、空运、铁路运输等等,比如很多物流公司从事的派送工作等等。这类工作我们非常熟悉,其目的都是为了跨越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间隔。
3、生产时间与消费时间——时间间隔
从产品产出到最终消费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产品从产出到被消费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为跨越这个间隔,也将产生很多的工作。比如存货周期的制定工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保质计划工作等等,都是为跨越时间间隔所做的工作,同时也与跨越地点间隔的工作紧密相关。
产品跨越了以上三种间隔,就完成了“物的流通”,于是为完成以上过程所做的工作,都可统称为“物流”工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截至目前,理论界对“物流”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上分为两派。很多西方国家学者从经济流通概念出发,认为以上三种间隔跨越过程中的工作都应统称为“物流”工作;而多数东方国家学者则认为,跨越第一种间隔的工作是为“商流”工作,因为其与另两种间隔的工作属性连接性不强,而跨越后两种间隔的工作密不可分,于是只将“物流”概念的外延界定为产品跨越时间和地点两种间隔的工作。
目前,东方学者的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认同,近乎80%以上的专业理论和文献都以东方学者界定的“物流”概念作为基础概念,本文在以下的论述中,也遵循这一观点。
三、物流的意义
物流在经济发展中意义重大。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百姓中的俗语充分反映了解决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时间和地点已经不再是商业活动的障碍,贸易也趋向了全球化,但虚拟的网络毕竟无法完成货物的运输,这就必须通过物流网络来实现。
物流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专业数据分析结果,所有商品的销售价格中,平均都有3-5%是消费者为物流所付出的费用。比如买水果的时候会看到有特色的包装,很多包装就是为了保障水果长途运输过程中品质不受损失而做的。任何商品的包装费、运输费、仓储费等等费用,最终都会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四、物流发展的战略意义
虽然物流对上到国家经济,下到百姓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将物流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的时间并不久远。以我国为例,二十年前几乎看不到“物流”这个词语,曾经的“配给时代”,市场中产品供小于求,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销得出,市场几乎不存在竞争,于是也没人提出物流概念。
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伴随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供应量逐步大于需求量,由此产生了市场竞争。竞争的出现,使企业逐步意识到成本控制的能力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素。生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能力。于是,针对产品的原料、技术等围绕价值链形成过程和构成环节展开的成本控制问题研究和探索飞速发展,成本控制研究经历了从对产品的显性成本研究发展到对产品价值链中隐性成本的研究,而物流成本又因占据隐性成本中重大的比例,而成为隐性成本控制研究的焦点,物流的意义也提升到了战略性高度。
五、物流在中国的发展
“物流”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存在和发展,实际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物流上升为战略层面发展的阶段是二战后才开始出现,这段历史不过几十年的时间。物流在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因受不同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而各有不同。
笔者认为,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物流的发展阶段的划分大致如下:
1、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
这个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公路、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此阶段主要完成了各类物流设施的建设,为之后中国物流的发展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2、停滞阶段(文革十年)
该阶段,由于国家经济发展近乎处于停滞阶段,物流的发展自然也处在停滞的阶段。
3、初步成型阶段(文革结束后至市场经济时期前)
文革后,中国经济仍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在提高生产力,基本不存在市场竞争。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这个时期的物流工作一般由买方或卖方各自独立完成,既生产者或消费者自行完成物流工作。物流作为行业的体现只处在雏形阶段。
4、战略性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时期开始至今)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提高,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供求关系的变化,出现了大范围的竞争,物流也随着经济发展成为独立行业,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企业开始出现,物流引起各界的重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涌现也标志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兴起。
回顾我国的物流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物流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促进物流业发展,而物流的发展对经济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物流对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里,物流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作为中国第一代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能在经济发展前沿的物流行业中,在“国际物流”这样的行业前沿开展工作,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的骄傲。有幸在业内知名的锦程工作,更值得每个“锦程国际物流人”自豪!这份工作,值得大家珍惜和为此努力奋斗!
加入时间:2010/6/18 15:45:00
阅读次数:1843